首页 快讯内容详情
陈戌源与中国足球的故事

陈戌源与中国足球的故事

分类:快讯

标签: # 三公怎么打赢的概率大

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工具

点击直达

“放学或业余踢野球的实在太少了,打篮球勉强还能约,约足球基本放弃。这种需要群众基础的运动,大人不玩,小孩也不让玩,上上下下还指着出成绩,能好才怪。”

以上是业余玩家的一点感想。

这个感想,搞足球的,其实都懂,他们也没少说,但没人听。然而不光是足球,很多时候,在这里做事就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的。

事缓从恒,事急从权;事缓则圆,事急则乱。

用破车、老爷车攻弯,无非是两个结果:①超不了车;②漂移出跑道,翻车。眼下,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和他的部分同事已漂移出跑道,正在接受组织的审查调查。

当初接任足协主席时,陈戌源就曾坦言:

“我这岁数,本该在家颐养天年,多陪陪家人。到这里来,是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大概意思是这样)

这位领导当然不是总局领导,而是领导总局领导的领导。

被领导相中,对陈这样的老一代人(50后)来说,就得尽力将组织交办的任务,干下去,直到有人接班。

现在一些人用蔡振华来比较陈戌源在同样岗位上的表现。

其实这两者的身份存在很大差别:

蔡接任时是在职的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陈是准备退休的直辖市国资委下属国企掌门人,在总局并没什么根基。

那么足协和总局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中国足球协会和中国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下称足管中心),是两个易被混淆的概念,前者是社会组织,后者是国家机构。

自1995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足管中心后,足管中心对外一直以中国足协的名义从事相关工作。

名义上中国足协是社会组织(这是国际足联的规定),实际上中国足协和国家体育局足管中心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足协相当于足管中心的“马甲”。

足管中心的领导是中心党委书记与主任,足管中心主任自动成为足协秘书长,即王俊生、阎世铎、谢亚龙、南勇、韦迪、张剑,均为足协秘书长,而非足协主席。

足协主席一职自1992年到2014年长达22年均由袁伟民兼任,袁的另一个身份是体育总局的副局长、局长。

当时的足协主席必须由体育总局高官,足管中心领导兼任,职权不可谓不大。在方方面面充分支持的情况下,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吗?

 当前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