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内容详情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分类:快讯

标签: # 欧博电脑版

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工具

点击直达

郭军 王莉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是连续第12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

文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首次将“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写入一号文件。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是中央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政策的一脉相承和拓展深化,是为2035年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及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的新部署,为今后一个时期耕地保护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力度继续加大,未来耕地管理也将更加严格。我国当前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5亿亩,202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2030年之后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规划,需要提前谋划制定方案,优化资源配置,设定时间表,明确工作重点内容和进度安排。

为什么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

但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中低产田比重高,长期制约着农业发展的后劲,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耕地正承受着面积减少和用途监管的巨大压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耕地数量在2009年到2019年减少了1.13亿亩。同时,在新冠疫情冲击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力更大、任务更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关键保障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耕地质量、产出能力等明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平均耕地质量可提高约1个等级,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许多农田达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

现状是什么——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与问题并存

 当前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